大同肛泰肛肠医院详解:近日,海峡都市报报道,福建39岁陈先生(化名)表示,半年前自己排便时偶尔带血,颜色鲜红,但量不算多,以为是痔疮,便没在意。
直到最近,便血次数变多,陈先生才前往医院就诊,病理报告显示为直肠癌!
陈先生有些崩溃:“我还这么年轻,平时也没有抽烟、喝酒的习惯,怎么会得肠癌?”
直肠癌发生率并不低
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在我国已跃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(33.17/10万),死亡率第4位(15.98/10万),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(19.71/10万)和死亡率(9.68/10万)第5位;并且其发病率每年递增约4%。
大约70%的结肠癌,发生在直肠。由于直肠癌也有出血的症状,很容易和痔疮相混淆。
什么是痔疮
痔疮根据发生部位又可分为内痔和外痔两种。
它是因为种种原因致使直肠下段和肛管的静脉充血、血液淤积,压力增高,或因静脉壁薄弱,从而造成静脉的扩大和曲张,形成了静脉团,即称为“痔”。
老百姓最常说的痔,是外痔,因为可以直接在肛门周围通过肉眼看到或者可以自己触摸到。
而内痔则发生在肛门以内,从体表看不到,只有医生进行肛诊才可以检查到。
大便带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。
什么是直肠癌
直肠是肛门以内长12~15cm的一段消化道,末端与肛门直接相连。别小看这12~15cm长的消化道,发生在此处的癌症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,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。
直肠癌早期发现、及时治疗,完全可以治愈;但是如不及早诊治,可危及生命。
绝大多数直肠癌病人在50岁以上,男性多于女性,中国人的直肠癌多发生在中下段直肠。
便血、大便次数增多、大便变细是直肠癌的常见症状。
由于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病部位相似,二者最常见的症状都为便血,容易混淆。
因此当有些症状交叉或不典型时,尤其是两种疾病并存时,老百姓就简单滴按痔疮治疗,从而延误直肠癌的诊断,错过治疗时机。
有数据称,30个因“痔疮”就诊的患者中,最终会有1~2个被诊断为直肠癌。
最近,著名杂志Endoscop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,总结了31项研究(共涉及4.5万名患者)的数据后发现:每5.3个直肠出血的患者,经肠镜检查,就有一个确诊直肠癌。
如何区分痔疮和直肠癌?
➤大便带血症状有区别:
痔疮表现为滴血,而且是便后出血;而直肠肿瘤出血则是大便表面有血迹;两者出血量也大有不同,痔疮几乎每次排便困难时都可能产生,而直肠癌出血量不多,不一定每次都有。
➤排便习惯不一样:
痔疮不会引起排便困难,尤其是大便变细,即使是痔核脱出,也只表现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愿用力解大便,一旦水肿及炎症消退后即可恢复正常。
直肠癌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排便困难、排便习惯改变,大便变细,伴有腹部膨胀,阵发性腹痛。症状一旦出现,不会自行缓解。
➤排便感受完全不同:
1)肛门直肠坠痛主要是外痔的症状。主要由瘘口溢出,也会由肛门内排出,或由肛周的肌肤溢出。肛门及肛周肌肤出血瘙痒症状。
2)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、腹痛,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。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,程度轻重不一,多为隐痛或胀痛;若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,就可能是因为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,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。
➤全身症状来鉴别:
一般痔疮很少有全身症状,只要是局部症状,除非形成感染肛周脓肿。
肠癌患者随病程进展,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,如贫血、消瘦、乏力及发热,甚至出现恶液质,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,与便血、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。
➤肛门指检的区别:
手指触到的是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;如果触到肠内有菜花状的硬块,或边缘隆起、中央凹陷的溃疡,就要高度怀疑是肠癌了。检查后,指套上沾有血液、脓液的,也是肠癌的特征性表现。
“我以为是痔疮...”“我以为是拉肚子...”“我以为是便秘...”,一句我以为,让多少人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,大同肛泰肛肠医院医生提醒大家:有症状别以为是小事,只有报告上的检查结果才能让人安心,早检查、早治疗从来不是一句口号!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gcynb/15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