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知识—饥饿胃疼、夜间胃疼……十二指肠溃疡了解一下!
来源:大同肛泰肛肠医院 时间:2024-10-31 阅读量:次
大家有没有这样痛苦的经历:在午饭或晚饭前的空腹阶段胃就开始疼,有时还伴有灼热感,稍微进食就能缓解;半夜一两点钟,生生被胃疼醒来,稍进食物或服抗酸药即可缓解。这其实都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,要引起重视!今天,大同肛泰肛肠医院就带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十二指肠溃疡。

01 什么是十二指肠溃疡?
十二指肠溃疡,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,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的侵犯,或者是进食了一些生冷刺激的食物,或者是一些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损害所导致的溃疡。
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(95%),以前壁巨多,其次是后壁、下壁、上壁。
02 症状有哪些?
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痛,表现为钝痛、灼痛、胀痛或剧痛。
临床上约有2/3的疼痛呈节律性:早餐后1~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,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;食后2~4小时又痛,进餐后可缓解;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,患者常可痛醒。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,随着缓解数月,可反复发生。
究其原因:人在饥饿时,空虚的胃分泌大量胃液,因为没有与食物混合而直接进入十二指肠。假如十二指肠球部存在溃疡,这些胃酸就会刺激溃疡创面引起疼痛。此时,吃些食物或抗酸剂就可以中和大量胃酸,胃痛等不适症状就会立即消失。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已经治愈,如果症状反复发作,建议及时就医。
03 病因有哪些?
1、胃酸分泌过多
胃酸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,当胃酸分泌过多时,容易诱发十二指肠溃疡。
2、幽门螺杆菌感染
幽门螺杆菌(Hp)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起到了主导作用。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,90%以上伴随Hp阳性。
3、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
当人的胃排空加速,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,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,造成黏膜损害,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。
4、遗传因素
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,患者家族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.6倍。
5、药物因素
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等)、糖皮质激素、氯吡格雷等药物,也容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。
6、其他
吸烟、酗酒、刺激食物、精神压力等也是发生溃疡的重要因素。
04 引起哪些并发症?
1、溃疡出血
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,溃疡侵及血管,大便潜血阳性,或者出现呕血、黑便。如果出血量较多,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,需尽快就医。
2、幽门梗阻
因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反复发作、局部炎性水肿和幽门平滑肌痉挛导致暂时性梗阻,一般经过药物治疗可缓解。也可因溃疡愈合、疤痕形成和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疤痕狭窄,形成持续性梗阻。常见症状是呕吐,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。
05 如何做检查?
因为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末端,但还未触及肠道,所以主要通过胃镜检查。
在做胃镜的时候是将带镜头的软管通过患者口腔放入上消化道,能够直接观察十二指肠溃疡的部位、数目、大小、形态、表面及周边黏膜等情况。
06 如何预防?
1、吃饭要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,戒除烟酒,少食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
2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,适当做些运动,如太极、散步、瑜伽等。
3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,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,并适当发泄情绪。
4、如果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,则应进行抗菌治疗。
5、定期给胃部做检查,这样可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,防止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或复发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xhnk/13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