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29日是
第19个世界肠道健康日

什么是肠道?
从胃幽门至肛门,肠道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,也是最重要的一段。肠道是人体***的免疫器官,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,也被称为“身体健康的***道防线”。设定“世界肠道健康日 5月29日”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发出的警示,注意身体健康。
肠道的功能
人体肠道长约7-8米,分为小肠、大肠、直肠三部分。小肠约5-6米,主要负责吸收食物里的营养;大肠约1.6米,负责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分,浓缩食物残渣,形成粪便,最后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。
肠道不仅仅只负责消化,肠道是除了大脑之外,最敏感细腻的人体器官,堪称第二大脑。肠壁的神经元,能够独立运作,自主判断,发号施令。如果肠道患有疾病,势必会给大脑带来不良影响。肠道还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。只要有黏膜的地方,就会有淋巴组织。肠道因为表面积***,接触最多的外来细菌,所以淋巴组织最发达,集结了人体70%-80%的免疫细胞,前仆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。
肠道的报警症状
大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肠道是否健康,正常人每天排便一至两次,或者每两天排便一次。正常成人的大便是黄褐色的圆柱形软便,正常的大便没有明显的恶臭。
鲜红色、暗红色或者黑色柏油样大便,见于消化道出血,例如痔疮、结肠癌、肠息肉、消化道溃疡等等。脓便或者脓血便,常见于痢疾、结肠癌或者直肠癌。 水样便或者稀糊状的大便,常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,需要进一步的检查。大便呈细条状,大便变细,常见于直肠狭窄,例如直肠癌、痔疮等。
如出现腹部包块、便血、大便习惯改变、大便变形、消瘦等情况,这已经属于报警症状,这时已往往不是早期。所以我们不能等到这些报警症状出现的时候再去检查。
肠道体检
消化道检查包括内镜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,根据不同部位,内镜检查又包括了肠镜、小肠镜、乙状结肠镜、胶囊内镜等。从结直肠癌预防角度,我国指南推荐50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,高危人群如:直系亲属患大肠癌、直肠癌、溃疡性结肠炎者要更早进行筛查。
大部分的肠癌来自于肠息肉突变,从息肉发展到癌症,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。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面,我们有充足的机会来发现大肠癌。由于早期的息肉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,做肠镜检查是最重要的发现肠道息肉的手段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yydt/yyxw/869.html